宝宝缺乏安全感的8个表现和补救措施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杂志 编辑:wangyi

shutterstock_348054275.jpg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他们的童年成长经历,即从怀孕开始到6岁的周围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给予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给予的是愉悦、温暖和充满爱的环境,那孩子就会获得强烈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是压抑、痛苦和缺乏爱的环境,孩子就缺乏安全感。


所以爸爸妈妈从小就要给孩子更多呵护和关心,了解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及时给予爱的回应。


1.png

怕黑,怕鬼


幼儿对黑暗的恐惧大部分源于他的想象。幼儿想象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黑暗中他容易把恐惧扩大化,想象黑暗中有鬼,有骷髅、有巫婆等等让他害怕的东西。


为何产生恐惧心理?


1、认知能力尚未健全

小孩成长过程中,尤其在2-6岁期间,想象力丰富,加上偶发的刺激、媒体,或是大人之间的言谈,如:“再不乖的话,大老虎会把你吃掉”等恐吓的话,会使孩子的心灵蒙上恐惧阴影。


2、家长忽视儿童恐惧的信号

当孩子在向家长表达恐惧时,家长通常的反应是:“胆小鬼,这有什么好怕的”甚至用说教、威吓的方法去阻止孩子表达恐惧,这种恐惧心理因为没机会表达而逐渐积累。


3、媒体的推波助澜

有些电视节目利用特效来呈现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而且将发生的时间营造在晚上,令幼儿觉得没有光线的地方,就是鬼魅出现的地方。也使孩子对夜晚的来临,更加恐惧害怕。


tips.png

1. 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害怕,切勿责备、嘲笑、愚弄孩子

父母对孩子恐惧情绪的不当对待,不仅改变不了孩子胆小的状况,而且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正确的做法是认同他的恐惧,说明自己曾经也害怕过并且向他讲明事情的真相,当他的情绪被你接纳,而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又被你一语道破时,他的恐惧感自然会随之消失。


2. 生活中尝试用说故事的方式陪孩子认识大自然的变化

父母可利用大自然现象,来解说孩子所惧怕的对象,如黑夜、雷电等。对于幼儿来说,讲故事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好地理解。


3. 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中游戏

在黑暗中游戏能让孩子逐渐适应黑暗,并适应物体在黑暗中的影像。与和暗中的物体建立亲和性。


4. 慎重选择电视节目和图书

 

101298442.jpg

2.png 

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有些幼儿和爷爷奶奶或者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其他人送幼儿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只要是妈妈送,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没有妈妈的场合,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如果妈妈处理不当,会导致孩子长大遇到事情时,宁愿和保姆商量也不和妈妈沟通。


为何会“大变样”?

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


tips.png

1.高效的陪伴:现代女性角色众多,时间成为稀缺资源,所以面对孩子更要高效陪伴,比如在陪孩子时放下手机,放下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事情,全身心地陪她游戏,玩耍。


2.提前和孩子约定“特殊时光”并且遵守承诺,比如每周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

 

3.png

不能长时间自己玩,必须有妈妈在旁边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个场景,提到让孩子自己玩,很多父母基本上是把孩子往游戏垫上一放,拿出一些玩具,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这些是玩具,你自己在这里玩一会,妈妈去做饭”。接下来的情况就是,孩子开始大哭大闹,不让妈妈离开。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1. 过去陪伴太多,孩子没有独立玩耍的经验,没有体验过独处。

2. 固定陪伴孩子的家人只有妈妈,过于单一。

3. 在孩子耍脾气要求妈妈陪伴时,妈妈不断妥协,每次都继续留在孩子身边。


tips.png

1.向他保证你一定会在多长时间内回来,并且做到。例如,当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坐在客厅的地上玩,妈妈原本是陪在孩子身边,可能忽然想要去厨房拿个东西,这时候妈妈不能想说:「我只是离开孩子一下下,拿个东西马上就回来了,所以不跟孩子说。」而是要让孩子很清楚他现在在这里、妈妈现在要离开他、要去哪里、多久会回来,否则,孩子很容易感觉妈妈好像会忽然将他抛下。


2.逐渐加大离开的距离和时间,从他能看到见的地方逐渐过渡到其它房间或门外时间逐步从一两分钟,渐渐加长的到五六分钟......


3.从宝宝兴趣出发,加强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根据宝宝的兴趣,不断引导宝宝,丰富独自玩耍的内容。只要宝宝有兴趣,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自己的游戏。如果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好,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肯定,从而强化宝宝独自玩耍的意识。

 

timg (89)(1).jpg

4.png

极度认生、与人疏离


认生很多小孩都有,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孩子在有陌生人的情况下头都不敢抬,而且有眼睛四处观望或者不停的摆动小手等不自在的举动,就需要家长注意了。极度认生的孩子还容易对人产生疏离感,较没有办法去感受人跟人之间的交流。


可能的原因


1.孩子的个性: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有一类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认生。


2.父母要求完美,比如每次见到人都要求孩子必须打招呼,因不打招呼而被当场训斥而让孩子越来越害怕和退缩。


3.生活环境过于简单:作为孩子榜样的父母的个性本身比较内敛,或者是生活环境比较简单,也容易造成孩子认生。


tips.png

1.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2.要多带孩子出去,鼓励宝宝多跟人打招呼,让宝宝感受不同人的声音。通过和他人的接触,去帮助宝宝适应外面的环境和陌生人。


3.尊重和接受宝宝的认生期,不要强求或者强迫孩子去接受外面的陌生人,特别是孩子极度紧张的时候。

  5.png

容易退缩,害怕尝试新事物


对孩子而言,安全感带着某些稳定、信任的因子,当一个孩子安全感的需求一直被忽略,孩子对人的信任感相对会较差,会有疑心、不安的感受。这会让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倒退回来,变得退缩逃避,而逃避所带来的情绪中包含了焦虑不安、过度敏感紧张、依赖性高、容易受挫,也更容易对事情退缩。


可能的原因


1.管教过于严厉。有些父母会一直对孩子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准」,甚至在觉得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严厉地训斥孩子。


2.溺爱:家庭温柔的陷阱,特别是隔代疼,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准备好了“清道夫”、“铺路石”,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使孩子胆小、畏惧困难。


3.孩子在屡试屡败的过程中,难免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此时如果家长没有适时地给予鼓励与支持,反而漫加指责,孩子极易产生负面、消极的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会在下次遇到挑战时让孩子做出退缩的选择。


tips.png

1.在安全考虑足够的情况下,爸妈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但会看着孩子,也让孩子知道当他遇到困难时,爸妈会陪伴着他并适时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这样适当的放手能够增加孩子自己做与体验学习的经验,也等于协助孩子安全感的发展。


2.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办代替。如:让孩子适时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纠纷等等,尝试成功,建立自信,只有让孩子多次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才能应对失败的考验。

 

8034337163_S.jpg

 6.png

外表强悍但内心敏感脆弱


有些幼儿不善于表达情感,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这些孩子往往情绪比较不稳定而且每次发脾气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平复。


这一类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围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影响到了孩子。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反应在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tips.png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这一类孩子,建议家长先从自身做起:从权威型家长逐步向民主型家长转变,逐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长本身“榜样”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与交往习惯。


2.父母需要教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比如:“你现在在打人,妈妈看到你很生气,如果下次你还有这种感受,你可以跟妈妈说你很生气,而不是打人”。


3.在孩子表达情绪时,耐心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先处理孩子的情绪而不仅是处理表面的“行为”。

 

7.png

喜欢吮吸手指、玩衣角……


小宝宝喜欢吮吸手指是正常的探索身体的表现,但如果在两岁之后宝宝仍频繁的吮吸手指、咬指甲,则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有些孩子在安全感一直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表现出较「外显」的情绪与行为,例如,焦躁、暴怒、忿忿不平、矛盾等情绪。不同孩子会用不同方法表现安全感不足的情绪,有些孩子会表现为拔头发、抠脸、抠手、咬手指、玩衣角等。


可能的原因:

1. 婴儿期行为的延续。

2. 孩子有焦虑不安、寂寞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冲突,往往是在指责、批评、大声吼叫下出现的。


shutterstock_599711231.jpg

tips.png

1. 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活环境,减轻教养过程中的批评、指责、大声呵斥。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

2. 在孩子出现吮吸手指、玩衣角等行为时不强行阻断,而是通过拥抱,肢体接触等行为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平时多带孩子到自然界走走,让他接触较多的刺激,把精力用于探索外界感兴趣的事情。

 

8.png

睡觉不踏实


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总是不踏实,喜欢抱着大人或者经常看自己的身边有没有人。这样的行为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了,因为孩子睡觉已经是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


可能的原因:

1. 宝宝离开妈妈的身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每天都见到不同的人,一切对于宝宝来说都是陌生的,或多或少都会存有恐惧感。

2. 白天受过惊吓。

3. 睡前玩得太疯,导致宝宝的大脑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tips.png

1.让宝宝睡固定的床,使用固定的寝具,这样宝宝就不会感到陌生,会比较有安全感。

2.在宝宝睡前做些容易入眠的活动,比如读绘本,或者是听一些柔和的音乐。


童年时期的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宝藏。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更自信勇敢,遇到困难更愿意去拼搏,人格也会更健全。因此,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爱孩子,就请重视孩子的安全感吧!

安全感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