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对这几句话说NO!
第三句 “妈妈不工作,怎么给你买礼物啊”
难免有这样的时刻:你急着上班出门,孩子哭哭啼啼抱着你不肯让你离开;或是你忙着要完成一件工作,孩子却黏着你想让你陪玩,于是,这句话脱口而出。
可惜,当孩子渴望你的陪伴时,礼物啊、玩具啊对他的吸引力都有限,对于“工作狂”妈妈,孩子们只有一个理解——“她不肯陪我”。他们也会拿出自己的必杀技来对付你的话,挺起小胸脯保证:“我再也不要玩具了!”你的话是敷衍,孩子那一刻可是真心的,跟玩具相比,妈妈的陪伴才是他最渴望的。
Parents正解:
不要认为这是孩子不懂事的表现,这只是他的视角而已,更不要这样拐弯抹角地把陪伴时间跟挣钱拽到一起,孩子的心思拐不了那么多弯。直接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想妈妈陪你玩,但是妈妈现在有些忙,过半个小时(或确切的时间)妈妈再陪你玩,好吗?”注意,不要打空头支票,说好的时间,就一定要实现,而且是全心全意的,没有电话、短信、邮件。
第四句 “别总羡慕别人,你的玩具已经够多了”
孩子串门回来,跟你叨叨在小朋友家看到了哪些自己没见过的玩具,你也许会条件反射式地害怕:他是不是又想买新玩具了?这么下去他会变得越来越贪婪的。于是,为了教育小家伙,你可能冲口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Parents正解:
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买那一两样玩具,而是你太过急于给孩子灌输“沉溺于物质享受有害”。不要过分敏感,静心听听孩子究竟想要说什么,如果他真的是想要和小朋友一样的玩具,也不要急着批评他“贪婪”或是讲大道理。帮助孩子理解这点很重要: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人人都有,而且并没什么错,但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需要得到,这也没什么错。带孩子盘点一下自己已经有的玩具——“你看这个玩具跟你在小朋友家玩的玩具,玩法是不是很像?原来我们早就有这样的玩具了啊!”帮助孩子把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上。
其实,不难发现,这些引起孩子误会的话语,也体现着我们自己的金钱观,当然,这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如果你发现了它们的偏差之处,不如趁着教育孩子,也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对于金钱,我们不要过分强调,也不要毫不在意,这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自己来说,都是最健康的金钱观。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