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 食疗镇“燥咳”

黄昱文
北京明德医院中医专家。
出生于台湾中医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中国执业医师,注册加拿大中医师。
燥嗽引起胃口不好可以喝点粥
宝宝患上秋燥咳嗽时,有时会有胃口不好,纳呆、腹胀的情况,给宝宝喝点米粥,既能养胃,还能补充体液,能有效改善宝宝的胃口,促进病症痊愈。1岁以上的宝宝,粥里可以加少量的盐,中医认为,甘淡有渗泻的功能,加盐有利尿、利湿的功能,使体内的邪气有去路,从小便排出。
秋季要“藏”别受凉
秋天的大自然是丰收的季节,动物们也都要开始储备过冬的食物了。在古代,人们也会在秋季开始收获粮食,储藏蔬菜,为漫长的冬季做足准备,这就是所谓“秋藏”。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应该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秋分之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天气逐渐变冷、变干燥,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也应该跟着大自然的这些变化进行调整,慢慢收起阳气,注意保暖,保护元气,准备度过寒冷的冬天。
在中医的理论里,小儿为稚幼、稚阴、稚阳之体,元气不足,在各方面的防御能力都不如成人,秋季昼夜温差变大,宝宝很容易因为穿脱衣物不及时而招风受凉。饮食方面,刚入秋时,气温还比较高,宝宝如果贪凉食,会伤到阳气,到了冬天,更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如感冒、哮喘、肺炎等。所以,秋季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及时保暖,还可以给他吃一些甘温辛润的食物,如扁豆、山药、芡实等,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到冬天时,才有能力补存先天之本。
向来体质虚弱的宝宝,还可以利用中药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生黄芪、防风、白术各3~6克,一起煮水喝,早晚餐后半小时服用。黄芪有补气、益气、专固肌表的作用,而防风可以解表散风,白术健脾燥湿,各有所专,三者互相协同作用,除了能帮助宝宝防止受外在的邪气侵犯外,还能增强脾胃功能,从而提高宝宝身体的免疫力。
小儿推拿、刮痧,预防“秋燥”感冒咳嗽
小儿推拿、刮痧等方式,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对抗秋燥。例如捏脊,捏积按摩的穴位是宝宝背部太阳膀胱经,从尾骨向上捏,到肩甲骨内侧上缘,提捏数次,皮肤颜色转为淡红或鲜红色,如果额头微微汗出,效果更好。也可以在太阳膀胱经部位刮痧,注意给宝宝刮痧要尽量动作轻柔,可以根据疾病情况选取婴儿油、香油、姜汁、葱汁、滑石粉等不同的介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加上按摩鱼际穴,可缓解咳嗽症状。鱼际穴位于宝宝手掌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这个穴位属肺经,五行属火。泻火就是泻肺热,对于肺有热的情况下,可用逆时针泻法方式,来去除肺中之火。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分页导航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