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我家的龙虎兄弟

频道:早教来源:父母世界 编辑:琼波
  在二胎家庭中,比起其它性别组合,兄弟组合旺盛的精力,一点即燃的战火总要消耗掉妈妈更多的体力,并且妈妈也需要花费超多的脑力,平息俩兄弟时不时熊熊而起的纷争。那么,对于这种“刚性”性别组合,他们之间到底容易出现哪些摩擦和争执?妈妈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期我们邀请了三对小兄弟的妈妈出场分享经验,并邀请同是俩宝妈的专家对这种性别组合给出教养建议,供各位父母参考。编辑:琼波
 
  特邀嘉宾:卢丹丹(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及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两个男孩的妈妈。)
\
  弟弟是哥哥的小尾巴,事事模仿哥哥
 
  【2岁年龄差】
 
  讲述妈妈:杨媛
 
  相处模式--平日的生活中,弟弟经常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哥哥做什么事情都要去模仿,这时哥哥会说:“妈妈,你看我长了个小尾巴”。每次我下班回家按门铃,弟弟会先跑过来,看到我回来了就转身去拉哥哥,意思是告诉哥哥妈妈回来了,然后一起到门口要抱抱,非常有爱。
 
  摩擦地带--总会因为弟弟抢哥哥手里的玩具而引发争端
 
  小哥俩平时的最常有的摩擦就是抢玩具,哥哥手里的拿什么玩具,弟弟一定会去抢过来,有的时候没抢着就会哭。哥哥是属于性格比较安静的,可能因为弟弟是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长大,“动手”能力较强,有的时候抢不到就会去抓哥哥。哥哥被抓疼之后会哭,然后弟弟也会跟着哭,每次只要哥哥一哭弟弟就会哭。
 
  妈妈策略--界定玩具的每人所属权,然后让哥俩自己处理纷争
 
  通常在这种时候我不会介入,会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平时我会告诉哥哥,如果弟弟跟你抢玩具,你还想玩就跟弟弟说,我们轮流玩或者拿其他的玩具给他。如果有的时候哥哥的玩具被抢走了(玩具本身可能弟弟太小玩不了),哥哥表现的很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去告诉弟弟,这是哥哥的,然后把玩具拿过来放到哥哥手里,虽然弟弟会哭,但过一会就好了,之后我会告诉他们家里的玩具大部分是他们两个共有的(有些哥哥的玩具小零件太多,不适合弟弟玩儿),哪些是归哥哥和弟弟个人所有的,要玩的话要征得哥哥或者弟弟的同意。
 
  专家支招:对于1岁9个月的弟弟来说,正处于“什么都是我的”阶段:“我的是我的,你的是我的,我正在玩的,是我的,我刚刚玩过的,也是我的,我喜欢上了,那就是我的,有人在玩的,那要变成我的,你给我了,就不再是你的……”所以,一般当弟弟处于2岁左右时,关于抢东西的摩擦是最明显与严重的。这个时候,一方面,妈妈要理解弟弟在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特点,尽可能的去满足他;另一方面,又要做到不让哥哥感到不公平。可以跟哥哥说起弟弟这个特点,然后还可以展示给他看。比如,跟哥哥说:妈妈跟你做一个实验,如果你到弟弟旁边拿起这个积木玩,他一看到马上就会来抢你的。当做到事先告知,并且以一种游戏的方式给哥哥展示这个结果,他会更愿意去理解弟弟,并做到比较心甘情愿的相让,而不是被迫。当然,在尽量满足弟弟的同时,也要将分享的理念慢慢灌输给他,同时,哥哥他也只是孩子,不要忽略他的心理需求,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在家“内战”频频,在外哥哥会充当弟弟保护者的角色
 
  【3岁年龄差】
\
  讲述妈妈:莎莎
 
  相处模式--我家这对小兄弟的相处模式非常有意思。平日在家俩人会因为一件小东西争个不分兄弟之情,会因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但是一到家外,俩兄弟是齐心协力,绝对的一致对外,前些天带弟弟去医院做掉一个眼结石,弟弟被带进操作室,听到弟弟哭声,哥哥在外边非要冲进去把医生和护士揍一顿,哥哥对于弟弟受欺负是绝对的零容忍,处处护着弟弟。
 
  摩擦地带--东西只有一件时会因为争抢所属权而内战频频
 
  争抢东西这个是俩宝之间最常见出现最频繁的争端。不管什么东西,哥哥有的,弟弟也要有。弟弟有的,哥哥也不能少。如果东西只有一件,那么问题和摩擦就出现了,有时感觉每天吵吵闹闹,备感分身乏术。
 
  妈妈策略--找到俩宝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常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或“利益”共同点,哥俩才会齐心协力,比如只要争抢玩具,那么这个玩具就谁都不可以玩儿,然后请他们自己去商量,商量好决定一起分享,并且和好之后,再一起来找我要。其实有些时候两个孩子表面上是在抢玩具、抢吃的、抢座位、抢着洗手、上洗手间、甚至抢妈妈爸爸,是纯粹地在争抢东西,但有的却是抢得父母更多的关注。我觉得家里有两个男孩子的家庭,做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多站在孩子和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孩子之间,慢慢学会互相谦让、理解、等待也是很重要。
 
  专家支招:买两样浪费,买一样引起矛盾,这可能是很多两个孩子家庭面临过的问题,确实不好办!但是,我们可以把问题抛给孩子,用游戏的方式,用孩子的口吻,让孩子们自己想想办法:很多玩具,你们俩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所以买一个就够了。但是玩具需要一个固定的主人来保护它,而不是被抢来抢去。你可以说,以后家里每买回一个东西,你们可以怎么决定谁当它的主人呢?那主人会有哪些特权呢?如果他们想不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把“一个玩具进家门”有可能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提前让孩子们参与,制定属于他们自己方案。那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孩子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矛盾,还能培养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哥哥的领导能力。在两个男孩子的家庭,这种合作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
 
  哥哥很照顾弟弟,弟弟很崇拜哥哥,兴趣爱好也比较相似
 
  【4岁年龄差】
\
  讲述妈妈:丹丹
 
  相处模式--哥哥很照顾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不会忘了弟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把自己所学到的,毫不吝啬地全部教授给弟弟,家里经常有小讲堂,哥哥一本正经地上课,弟弟聚精会神地听。所以,弟弟很崇拜哥哥,时刻跟着哥哥,看哥哥看过的书,玩哥哥推荐的游戏,说哥哥的口头禅,举手投足间都是哥哥的样子。两个男孩子在一起玩,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这个时候,他们不会互相推诿,而采取一致对外的方式。兄弟俩你一言我一句地往自己身上揽责任,让当父母的都不好意思再追究责任。既然兄弟俩都知道了,那就着手于怎么解决问题吧。
 
  摩擦地带--兄弟俩在游戏过程中为追求公平而引发争执
 
  兄弟俩最大的摩擦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为追求公平而引发争执,比如,谁先玩,谁玩得久,谁得到的多。哥哥大部分时候比较大度,但是弟弟过于“斤斤计较”,引起哥哥的强烈不满,丝毫不相让。这个时候,很快就会大打出手,然后见弟弟哭着鼻子到爸爸妈妈那求救。
 
  妈妈策略--同等对待
 
  我们的处理方法是:1.接纳3岁弟弟的“占有欲”,在尽量满足他的同时,有时适当地让他去承担自然后果。比如,兄弟俩发生战争的时候,不会赶紧把他们拉开,让哥哥“教训”他一下,让他明白,抢东西不是好办法,要先经过对方的同意。2.哥哥不必让弟弟,因为弟弟出生后,哥哥其实最爱去比较爸爸妈妈爱谁多。如果天平老是偏向弟弟一边,他会有强烈的不满,会带着敌意对待弟弟。3.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会去安慰他们的情绪。很多时候,我是先安慰老大,再邀请他帮我一起安慰弟弟。
 
  专家支招:在解决问题时,不讨论谁对谁错,把兄弟俩放在同一个位置,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试图决定是谁的过错。因为父母的判断很有可能不对,你没有也没法真正看到事情的全部。我所认为的正确,至少在另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是不公平的。有时,小哥俩因为平常两人看都不看一眼的玩具大打出手,不过就是想争个输赢,然后看大人怎么解决。他们的心理都希望大人能偏向自己,又担心自己受到责罚。他们既想早点结束,又想看看热闹。所以,这个时候,“同等对待”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兄弟有摩擦,专家有话说

  卢丹丹: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及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两个男孩的妈妈。
 
  1.了解兄弟俩各自年龄段的特点与兄弟俩各自的性格特点。区分矛盾的背后,孩子们之所以这么做的真实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2.当矛盾产生的时候,要照顾与安慰到兄弟俩两个人的情绪。一方面,孩子在情绪得到安慰后,感觉会好很多,当他不带着情绪去做事情时,就会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这是父母在面对两个孩子的挑战后,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尊重、平等、理智地对待孩子的方式。
 
  3.父母不要当法官、审判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你知道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弟弟过于霸道,哥哥是维护他的正当权利,或者相反。但是,你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是如此。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不做任何判断,把他们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孩子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也是公平。虽然他期望父母对他偏倚一点,但父母的公正公平,会让他们更加独立与负责任,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做错了事,父母不会帮我摆平,我需要承担我的责任。
 
  4.很多时候,可以用很轻松的方式,用幽默的、游戏的方式去化解他们的矛盾。不把它看成多严重的事情,而和孩子们一起一笑了之。因为两个男孩子的家庭,一定是矛盾不断的,如果每一个都要拿出来正儿八经地处理,不仅父母很累,孩子也很累。
 
  5.妈妈作为家中唯一的女人,和两个儿子的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妈妈不仅是家长和母亲,也代表了所有女性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所以对于家有小兄弟的妈妈来说,很多时候也要承担起教给关于女人一切的责任,而且还要做好榜样的工作。
 
  小编插嘴:根据我们的群访发现,当兄弟间相差5岁以内时,哥哥和弟弟会是相对立的不同性格,相互之间的小摩擦会比较多。而兄弟间相差6岁以上,他们之间的竞争和摩擦会相应少很多。因为6岁以上的哥哥通常在这个年纪时,当哥哥的意识会更强烈,凡事也更懂得谦让和包容弟弟,而且有具备了足够的自控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面对弟弟的挑衅和冲撞往往能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处理,所以一般具有6岁以上的年龄差的小兄弟间的关系也会更和谐。

二胎亲子关系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