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在游戏中总让孩子赢吗?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2018.3&4.P68-69 编辑:wangyi

总是让孩子在玩的时候获胜,还是在玩的时候营造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两个孩子的妈妈Lara Koerfer通过自身经历,有了自己的决定。


shutterstock_527764978.jpg


我的父亲和他兄弟是三胞胎,用他的话说,竞争从摇篮里就开始了。许多年后,当我和我的弟弟出生时,依旧是这个状况。在我们家,大多数活动都在晚饭后开展,比如玩扑克牌、下棋,或者玩三局桌上足球。


我和弟弟必须联手对抗父亲。他玩各种游戏都太厉害了,我们甚至经常以零分收场,或者分差非常悬殊,当然父亲每次都是冠军。他从来不会放水,让我们得一次第一名。


1.png

教给孩子正确的规则和竞争精神


这么多年来,我和弟弟越来越熟练,父亲必须用点功夫才能赢我们。直到有一天我和弟弟终于第一次战胜了父亲,不久我独自一人也能赢过父亲了,这让我非常骄傲。


我的丈夫Bob则不同,他来自荷兰,他们向来以孩子的快乐为目标。他的父母甚至会修改规则,让几乎所有孩子都赢。比如当他们玩“谁先跑到”的游戏时,如果孩子晚到,家长就会为孩子指定另一个目的地,让他们赢得冠军。


Bob原本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直到最近的一次聚会上,他和朋友玩游戏时对规则的适用范围产生了分歧。后来,他们必须再三确认游戏规则,否则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友谊产生影响。


现在,如果我的丈夫在一项游戏中没有很大的获胜希望,他就会拒绝乃至于痛恨这个游戏,他甚至根本不愿意参与。而我则完全相反,我对胜负并不执着,我只是想搞清楚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我将之归功于我那位热爱游戏的父亲。我承认,对于我3岁的小儿子,我偶尔会提供一点点帮助。但是对于4岁半的大女儿,我就会毫不留情,尽量不让她回到接受帮助的状态。渐渐地,她做得越来越好,上周甚至在记忆力游戏中打败了我,她没有向任何人求助,凭借自己的力量获胜了,这让她非常兴奋,对此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竞争精神,尽管他们会打败我,但是我依然会说,我很高兴。因为这是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所必需的一种精神。


shutterstock_114643663_看图王.jpg

2.png

让孩子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


这听起来很严肃,但是对于两个孩子来说,其实是很有趣的事。他们会争吵、抱怨或者大喊大叫,但是最终会乖乖地按照规则行事:谁先下车、穿好睡衣或者跑在前面,谁就赢了。有些时候,这些时刻都有可能开始的“比赛”可能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但是你也可以将之好好利用。


如果我的两个孩子晚饭后不想去刷牙,我就会开玩笑地大喊一声:“我会吃掉最后一名!”然后你会发现他们已经咯咯笑着跑到水池前站好了。


当然,战斗精神不应该意味着退化。姐姐不能因为想要第一个到厨房,就把弟弟从楼梯上推下去;而弟弟不应该因为姐姐比他快,就张嘴咬姐姐的胳膊。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我就会蹲下来,第501次跟他们解释:“无论如何,你必须保持友善,否则没有人会愿意和这样的小朋友一起玩。”


这种事会发生在任何时候,大女儿会在去幼儿园或者去超市的路上停下来大哭,就因为我比她先到了1秒钟。于是我会停下来,跟她解释,如果她想要得第一名,就应该跑得更快,然后在终点停下来等我。


与我不同的是,我的一个朋友总是让她的儿子赢,这样她就不需要面对孩子失败后的脾气。“他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会自然地体会到失败的感觉。”她说。


说谎1.jpg

3.png

有野心并不是性格缺陷的表现


通常在面对他人时,儿童能够快速地意识到:如果你不想失去玩伴,那么做什么事情是可以的,另一些事情是不行的。而我对这个策略持怀疑态度。孩子们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赢得游戏,这真的能够让他们获得快乐、享受这场游戏吗?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让孩子能够真正享受游戏,需要的是真正的胜利和真正的失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充满激情和斗志。同时,他们也从一开始就学会了公平游戏,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


对我来说,竞争感和野心并不是性格的缺点,反而是孩子必备的特质。就算不进行任何活动,儿童也会将他们自身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发生在2岁左右。就算玩游戏时不涉及赢家与输家,由于孩子自我认同的发展,你也无法完全回避输赢这个问题。


“我是谁?”这个问题通常与不同的数量和能力有关:我很活泼,我的朋友很安静;他能数5个数,我能比他数得更多;又或者我做得不如他好,那么我就需要更多练习……耐力、勇气和雄心壮志可以为孩子提供持续一生的内在力量。


我支持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外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受到自己是可爱的、正确的。可自信的来源并不仅仅是获胜,支撑我走到现在的,其实是我如何一次又一次战胜了种种失败。当我种花有一次失败时,我会诚实地跟孩子说:“妈妈确实需要学习一下怎么能做得更好,我需要看看我的园艺书。”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