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色吗?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2019.1&2.P06 编辑:wangyi

主编.jpg


前阵子孙楠和潘蔚一家的故事还蛮有争议的,简单来说,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一家人离开北京搬到徐州生活。争议的核心是不同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完全不同。


有人认为:教给喜欢女红的孩子当然可以,里面也许就有未来的设计师,不喜欢不适合的也可以不学,修养和对人对事的豁达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然还有相当多的“流量”们认为:教育孩子知道感恩,孝道,惜福是大人对孩子索取;孩子不去学校上学,而去学女红、武术等就是不对,等等。


看到这样的评论真是“细思极恐”,除去没有人有权利讨伐别人的生活之外,说真的,很疑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习惯了断章取义,习惯了低估别人的思考判断能力,习惯了轻易下结论。


今天下午,我们视频项目的主创团队开策划会,大家讨论了很多家庭现象。比如,类似郑渊洁,父母选择在家教孩子读书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总导演的邻居就是。他说,孩子的发展和认知都很好,同时,也没有任何社会交往问题。大家感慨,共识的一点是做一个“叛逆”的家长其实更需要内心强大。


同时,在北京,也有不少孩子去读私塾,由先生来教授自然,地理,人文,礼德;有更多的孩子开始背诵声律启蒙,酷爱听《西游记》《红楼梦》……这些在我看来,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德国日本推崇森林式自然养育希望传递的教育精髓和初心一样。


回看潘蔚孙楠一家,我倒相信这对夫妻的生活一定是有过切肤之痛,被人生历练后才选择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他们为人父母多年,怎么能不爱孩子?怎么能不知道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赋能?


写下这些,如果在网上,肯定也会被“流量”们猛烈diss。没办法,如我之前说过很多次,我是一个高龄妈妈,正因为积攒了不少人生体验,所以对养育孩子这件事总是平添了些许思考,总爱对自己进行灵魂考问。


比如,上期我和大家探讨过的“10年后我们的孩子会成为谁?”当我们愿意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花了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给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天高任鸟飞……当我们的孩子奋力飞入鸟群时,比关心孩子飞得快还是慢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无论飞到哪儿,你或者别人都能一眼在鸟群里发现他。


除了黑眼睛,黄皮肤,你将如何发现你的孩子?我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初衷源自我对世界的看法。走过的国家越多,看到的世界越不同,我越能感受到世界是平的,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个角落,太阳始终照常升起,每个清晨不论你吃的是豆浆油条还是咖啡牛角面包,要面对的心情、工作、生活都大抵相似,生活对谁都不会厚此薄彼 。


比如,每天早上我开车上班,同样的街道,同样的转弯打轮角度,就连听音乐听新闻的习惯都差不多固定……人与人的轨迹其实很趋同,真正的区别,是我们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爱过的人!


这一期,我们编辑创作了《国学,让孩子成为有特色的人》内容项目,说真的,这是很难做的一个选题,我和大家一样,并没有深厚的参透力,如果和传统文化相关联,也仅是中学阶段迷过一段宋词。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更科学学习国学的方法,但是可以和大家分享共勉。


关于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关于优先级意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珍惜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每个家长关心的很多问题,《论语》里早有提醒,国因历史而不同,人因经历而不同,希望我们能将与生俱来的中国文化底蕴学好,传承好,赋能我们的孩子,独特一点点。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