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支招:2个实践方法帮助孩子度过“霸王期”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杂志 编辑:育儿者联盟

103145782_看图王(1).jpg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他会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的,这个占有欲很强的阶段很有挑战性,但是也让你能够深入了解孩子日益成长的心态。


早在父亲节的时候,兰斯收到了属于他的小贺卡和巧克力做的橘子。但是他18个月大的儿子威廉,却有着不同意见。

“他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这个来自伦敦的爸爸回忆道,“他只看到这是个在盒子里闪闪发光的小玩意,就觉得不能让我得到这个。”

威廉抢过糖果就跑,还一边尖叫着:“这是我的!我的!”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过了一会儿,爸爸问他,“威廉?你拿的是什么?”

“我的!”不管怎么问,威廉只给出这一个答案。


这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威廉正处于“所有东西都是我的”的时期,这通常在孩子18个月大左右开始显现。


波士顿大学发展心理学专家Peter Blake解释说:“‘我’和’我的’是孩子们最先使用的几个词。”虽然他们先学会说妈妈和爸爸,但很快他们就会意识到完全可以用更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个东西,比如:我的球,我的狗,我的杯子,等等。 这多棒!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好地以更能让社会接受的方式,来管理我们的需要和需求。

1.png

心理专家分析:

占有欲的背后是“弄清楚他是谁”

 

尽管你的孩子抢走东西并且大喊大叫的行为,看起来不是很好,但是这其实反映了孩子在逐渐变得聪明。“这暗示着他正在理解人与物之间的无形联系这一抽象概念。”密西根大学发展心理学专家Susan Gelman博士说。孩子年纪小,他们的推理也很简单:研究发现,2-4岁的孩子倾向于相信“先到先得”,即便后来有人得到了那样东西。如果儿童做法官,那么“谁先拿到就是谁的!”可能会在判决中占很大的比重。


但是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复杂。当一个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他会认为那是一个二维的新朋友。而当小孩子看到倒影,他会明白他在看他自己。从本质上来说,孩子对于“我”的认识会和“我的”的认识同时出现。他可能会声明所有他所拥有的东西,因为他正在专注于弄清楚他自己是谁。


正因为如此,社会科学领域中,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科学家提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所有物”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行为经济学家提出了“禀赋效应”,认为我们觉得自己的所有物更值钱,只是因为它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研究针对的大部分对象是成年人,但是一些研究表明,禀赋效应同样存在于儿童当中。


尽管如此,即使你告诉孩子什么是属于他的,他仍然会对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产生疑惑。Gelman博士和路易斯维尔大学的发育心理学家Nicholaus Noles博士进行了实验,他们向2岁和3岁的孩子展示了同样的玩具,并且告诉他们一个是属于他们的,另一个不是。当玩具被交换打乱时,他们没有被愚弄,他们仔细地观察,可以辨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在另一个试验中,研究人员在打乱顺序后增加了新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个玩具?”孩子总是会说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有一次,研究人员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玩具和一块木头,并且告诉他们木头是属于他们的,而之后大多数的孩子都说,他们最喜欢那块木头。“这就是人类的奇怪之处了。”Noles博士说。


103145781_看图王(1).jpg

2.png

帮助孩子度过“霸王期”的2个实践方法


所有的理论听上去都很有趣,但是孩子对于物品的占有欲这个事实仍然让人沮丧。研究这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有两个建议,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1.把规则说清楚

孩子们并不是自私或者反社会。“他们正在试图找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规则是什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儿童思维实验室研究主任Chuck Kalish博士说。

怎么做:解决因为玩具而产生的争斗的一个办法是,清楚明白地告诉你的孩子,这个卡车是你的,那个小车不是。记得那个玩具研究吗?即使年纪很小,他也能够追踪属于自己的玩具,并且保留它。幸运的是,当孩子长大一点,他们也会发现,给别人一个玩具让对方开心的感觉也很好。

 

2.告诉孩子不用始终坚持分享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会和孩子讲要勇于“分享”,但分享也有使用方式和时效期,在占有欲剧烈期,并不提倡始终分享。

怎么做:在其他孩子来你家玩之前,收好对于自己孩子来说非常特别的玩具或者公仔是很重要的。毕竟,如果陌生人拿起你的钱包或者手机,你也会觉得不自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发展心理学家Ori Friedman博士说。你自己都这样觉得,为什么要期待孩子能够有所不同?当别人乱扔孩子喜欢的玩具时,他肯定会有些生气或者过激。Friedman博士说。

孩子对于物品的依赖会帮助他认清他是谁,如果你考虑过这个事实,那么当你要求他和其他孩子分享,会造成爆炸般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了。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发现,无论人们多大了,“我的”阶段其实是大多数人对某些物品执着的放大夸张版。小孩子仅仅是把这种沮丧表达得更加大声。


占有欲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