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道题,测测你家孩子是否有“情绪性进食”这个坏习惯
你是否发现,当孩子哭闹时,一颗小小的糖果甚至比妈妈的安抚更有效,如果这样的情况频繁发生,你可能要注意孩子是否已经养成了“情绪性进食”的习惯。情绪性进食是指人们在饥饿之外的负面情绪下,通过吃来获取安慰,这类负面情绪包括无聊、紧张、压力大、悲伤等。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学龄儿童有着情绪性进食的习惯,这是引起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中国,目前对儿童情绪性进食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父母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饮食习惯,通过下面这十个测试,看看你是否培养了一个“情绪性进食者”。
1. 当孩子向你索要零食时,你通常的回复是?
a.你饿了吗?
b.我们不是刚吃完饭吗,你怎么会又饿了呢?
c.吃点水果干和蔬菜干吧
2. 孩子在公共场所变得无聊或烦躁时,你让他安静下来的方法是?
a.给他一只手机玩游戏或看视频
b.拿出随身携带的零食和饮料给他
c.给他读书或者和他一起玩儿
3. 上周有几次孩子看到你在吃零食?
a.没有
b.一两次
c.三次或更多
4. 假设孩子的运动会上赢得比赛的奖品是糖果,你是否允许他去参加?
a.会,但是要控制糖果奖励的数量
b.会,并不会担心这会让他吃太多糖
c.不会允许他去参加
5. 在帮助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如果他在学校或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你更倾向于哪个态度?
a.同情
b.同情并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
c.认为是他反应过度了
6.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受伤并哭了起来,你通常会怎样安慰他?
a.拥抱和亲吻
b.拥抱亲吻并给他玩具或游戏
c.拥抱亲吻并给他糖或饮料
7. 晚餐时他吃完了大部分碗里的食物,想要离开餐桌时,你会说?
a.你确定自己吃完了吗?睡觉之前你如果又饿了我可不会给你零食吃
b.吃饱了吗?
c.好的,你自己知道自己的饭量
8. 平时允许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或吃零食的频率是?
a.基本上每天
b.一周两三次
c.一周一次或更少
9. 你说出“好好表现就能吃到餐后甜点”或“你不听话,今晚没有甜点吃了”这样的话的频率是?
a.常常
b.偶尔
c.从不
10. 他是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妈妈我不开心,我可以吃块蛋糕吗?”
a.偶尔
b.时常
c.还没有
算出你的得分:将以下每道题的分数相加。
第1题:a.4 b.1 c.1
第2题:a.1 b.0 c.4
第3题:a.4 b.2 c.1
第4题:a.2 b.1 c.4
第5题:a.2 b.4 c.0
第6题:a.3 b.3 c.0
第7题:a.1 b.4 c.2
第8题:a.0 b.1 c.3
第9题:a.0 b.1 c.3
第10题:a.1 b.0 c.6
30-40分:你教给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只在饥饿时吃东西。
恭喜你,你和孩子的饮食习惯非常好!这也许并不简单,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零食甜品对小孩子来说吸引力可不小,宠爱孩子的长辈们总是喜欢塞一堆好吃的零食给孩子,每逢节日好意的朋友们也喜欢送来一些孩子们爱吃的小食品,但你仍然能够坚持健康规律的饮食原则,继续保持下去吧!
20-29分:你在努力引导孩子避免这种情绪化的进食,但偶尔也会有失误。
你有可能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失去了自己的决心,比如当孩子非常难过时,你可能会忍不住用一些食物去安抚他。回到上面的问题中,看一看那些你得分很低的题目,从中得到一些反思。比如如果当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小心弄伤了自己而大哭起来时,你可以试着用一本他最喜欢的绘本书,或者一个小玩具、一个拥抱来代替食物去安抚他。美国马里兰州的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饮食与体重行为发展研究实验室教授Marian Tanofsky-Kraff建议,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稍感无聊就会习惯性地去吃零食或看电视,但是尝试出门散散步或者陪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是对全家人来说更健康的选择。
低于20分:你正培养着一个“情绪性进食者”,并且离健康的饮食习惯渐行渐远。
要知道,情绪性进食会导致儿童肥胖和饮食失调。想想你是否曾经这样犒劳过自己:“今天上了一天班太累了,我需要一块巧克力缓解一下。”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在参考以上建议的同时,也要从自己开始,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以身作则让孩子们也吃得更健康。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