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儿童专家王东异博士:慢下来,让教育回归理性。

频道:小程序(新)来源:图片库 编辑:育儿者联盟

235-1.jpg


好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焦虑,比如”我家孩子2岁半,应该学点啥?”“我的孩子4岁半,老师反映注意力不集中,以后上学怎么办?”“我怎么才能让孩子现在优秀,一直优秀?”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纠结和急躁。诚然,我们处在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迅速转型,这让中国的主流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这时候需要一些声音,来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


Parents特邀致力于中国早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王东异博士来和大家讲一讲,孩子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blob.png

1.png
相比焦虑,回归理性的教育更珍贵。

 

未标2341.jpg


回归理性,首先是对教育目标的思考,理性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守法公民。

 

孩子首先要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还要会做人,守法律,讲道德,有规则。

 

只有我们有了这样的目标,才不会焦虑、紧张,才不会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也就不会拔苗助长。

 

相反,孩子每个阶段取得的一点点成就,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喜悦,你和孩子之间传递的能量就会更为正向。



2.png
孩子当下快乐,未来才幸福。


未标3题-1.jpg


快乐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才是阳光的,没有父母希望孩子不快乐,但是不知不觉中却创造了不快乐的氛围。根源还是过高的期望值,有期待,如果孩子做不到,就会有苛责。


经常受到苛责的孩子,内心就没有阳光。


mark2.jpg


无论孩子学习什么新事物,我们都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用自己的期待去影响孩子,客观地看待老师的评价,用审慎的态度跟老师沟通,但内心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孩子。


3.png
生活的一点一滴,都是教育。

 

3254235.jpg


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习并适应社会。所以当我们不确定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别做,而我们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还要固执地去做,而做错了,教育就跑偏了。

 

父母应该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除了要注重自身的成长,还要科学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规律。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牢记,理论永远指导不了实践,只有将理论吸收了,再转化为和孩子的互动,才是大智慧。



4.png
告诉孩子,优秀是一种习惯。

 

4.jpg


有人问“优秀是一种习惯”和“当下的快乐”冲突吗?我认为不冲突。

 

首先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所谓规则不外乎法律的或道德规范。


mark2.jpg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规则要30~40次实践后才能形成习惯,孩子在习惯形成中很容易触犯规则,这时孩子快乐吗?不快乐,但是为了遵守这个规则,孩子必须有挫折感。

 

但是在规则之外,孩子是自由的,这时候孩子是快乐的,规则和自由其实是辩证的,越是有规则,安全感越强。

 

什么样的父母最可怕?没有规则,根据心情对待孩子,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5.png


培养25年后的丈夫和妻子。

 

576752.jpg


我们不能预知孩子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但能预见的是,孩子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丈夫或一个妻子。

 

我们说生活即教育,所以当好妻子、当好丈夫,你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一个方面。

 

比如,当你的孩子喜欢上一个女孩,给女孩买束花,有女士优先意识、能得体地照顾女孩,一定会更容易得到女孩的尊重和欢心。

w52h3010.png


“教育本质上是乌托邦,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更没有确定性。谁家孩子优秀就写本书,照着养就优秀?完全不成立!养孩子不是生产产品,永远不能有功利色彩。”


fd.jpg


编辑:邢岳 


   


+1

© 版权声明

《父母世界Parents》独家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勿转载。未经允许转载,追究法律责任。

论坛精华

活动专区更多

我们认识一下吧

Copyright@2008-2021父母网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520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507号